美国对全世界发了一封“关税通知书”之后,特朗普连发3条个人动态庆祝。
高调宣称“美国正在复兴”、“我们正在赢”、“如果不征税,美国将死掉”。
中国已经提前“突围”,中美下一步要怎么走?在未来三年多的全球新经济秩序下,对美国真的是“天大优势”吗?
这三条信息如同一纸胜利宣言,在关税大棒即将落下的前夜传遍全球。明天,8月1日,他精心策划的全球关税闪电战就将正式启动。但此刻,中国的一支舰队正劈波斩浪驶向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,一场被西方称为“战略反制”的行动已然展开。
7月的华盛顿像一座躁动的火药库。特朗普在短短三天内,向22个国家射出关税子弹——从7月7日签署行政令锁定14国,到7月9日追加8国,全球贸易版图被强行撕裂。
美国那把关税大刀,不只砍向对手,盟友也未能幸免,甚至连自己都砍得鲜血淋漓。
法国总理颤抖着说,这是欧洲的“黑暗日子”。这句评语,像一把钝刀,在大西洋两岸本就脆弱的关系上,又狠狠划了一道深口子。俄乌冲突的裂痕还未愈合,一场关税引发的“完美风暴”,终于撕裂长空,猛烈砸下。
风暴不只席卷欧洲。印度的怒火几乎是公开的,新德里无法接受自己被课以25%的重税,而邻居巴基斯坦却只有区区19%。巴西总统卢拉,就因为几句“顶撞”之词,眼看着本国的关税从10%直接飙升至50%。
就连日本、韩国这些传统盟友,也开始被迫“另谋出路”,在全球经济版图上,焦急寻找新的立足点。拜登政府曾不惜血本维系的跨大西洋关系和整个盟友体系,仿佛一夜间被狂风扫荡,荡然无存。一种普遍的背叛感和不信任感,正无声无息地蔓延全球。
就在政策生效前的半小时,特朗普连发三条充满“贺电”意味的动态,声称“美国正在复兴”、“不征税,美国将死掉”。他将自己奉为美国的“救世主”,毫不掩饰地认为,这项关税政策将带领美国迈入一个“胜利时代”。
他设计的这套体系,被外界称为“双轨制”。规则表面看似简单:要么与美国签署新的自由贸易协定,继续享受10%的“基本税率”。要么,就接受一个同样从10%起步,但可以随时被任意调高的浮动关税。
然而,这份“公平”背后,充满了个人好恶与赤裸裸的政治算计。英国、日本、越南等美国的“盟友”,大多被固定在15%到20%的区间,但代价是苛刻的条件——长期能源采购协议、数千亿美元投资以及对美国商品零关税等等。
而那些被视为“刺头”的国家,如缅甸和老挝,则直接面临高达40%的惩罚性关税。至于叙利亚,更是以41%的税率被事实上隔离。这与其说是经济政策,更像一份赤裸裸的权力宣言——一种用国家硬实力,粗暴重绘全球经济版图的野蛮尝试。
这套“交易型霸权逻辑”的背后,是一个日益焦虑和内卷的美国。制造业低迷、通胀高企、社会撕裂,这些内部矛盾迫切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。于是,“征税”成了兑现选民承诺的工具,“敌人”成了凝聚选票的靶子,“复兴”则成了掩盖现实的空洞口号。
然而,白宫这边还在高声欢呼“胜利”,大洋彼岸的美国本土,无数中小企业却已是哀嚎遍野。进口原材料成本暴涨,全球供应链陷入混乱,零售商和制造商发现,自己竟成了这场贸易战中第一批被“误伤”的受害者。
一旦成本压力最终传导至终端市场,美国消费者将为汽油、食品和电子产品价格的疯狂上涨而买单。随之而来的,很可能是大面积裁员和工资冻结的连锁反应。世界需要的也许是桥梁,但美国竖起的,却是一堵高墙。
在这份列有一百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关税名单上,只有一个国家处于独特的“待定”状态——中国。
美国财政部长虽然声称“中美具备协议基础”,但谈判结果显然未能让美方满意。美国对此,似乎也束手无策,只能暂时搁置,走一步看一步。这种“待定”,并非源于美国的仁慈,而是来自中国的战略定力。
中国没有选择退缩或妥协,而是主动开启了一场深水区的战略突围。它看得异常清楚:美国关税政策的真正目标,并非平衡贸易赤字,而是试图用关税这把刀,切断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核心地位。
因此,中国的应对也并非简单的谈判博弈。一方面,它加速打造自主可控的供应链体系,凭借自身完备的制造业基础,为那些被关税冲击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产业升级的合作机会,引导它们向产业链高端攀升。
另一方面,它积极推动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、东盟、非洲及欧亚经济体的多边合作,构建一个更具包容性的新型贸易网络。甚至,它正悄然推动“去美元化”的宏大棋局。拜登时代推行的“印太框架”已名存实亡,这给了中国宝贵的时间窗口,去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商业版图。
于是,世界看到了一个奇特的景象:美国试图用关税和壁垒关起门来重塑规则,而中国则在用合作与开放来迎接未来。一边是动辄附加政治协议、肆意践踏WTO规则的美国,另一边是信守承诺、寻求公平合作的中国,各方在这之间做出选择似乎并不困难。
巴西、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已经开始酝酿一个更为独立的经济联盟,试图打破单一的霸权控制。我们或许正站在一个后全球化时代的门槛上。WTO代表的多边平台,正像朽木一样迅速腐朽,取而代之的,是林立的区域经济圈、各自为政的双边协议,以及赤裸裸的强权博弈。
曾经那个讲求规则与市场的世界,变得越来越像一个“丛林法则”的竞技场。特朗普的关税政策,也许会成为“美国世纪”漫长谢幕的倒计时起点。
它非但没能巩固美国的领导地位,反而无意中激发了一场全球性的“去美国化”浪潮。当2026年美国中期选举来临时,如今的政策红利是否会变成政治负债,就连共和党内部的温和派也开始心存疑虑。
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贸易冲突,而是一次秩序与模式之间的深层较量。2025年8月1日,这个被特朗普用三条“贺电”吹响号角的日子,或许会在未来的历史书中被反复提及。它标志的,并非一个“胜利时代”的开启,而是一场全球格局被动洗牌的导火索,是那场旷日持久的“谁说了算”的博弈,正式拉开了序幕。
北京股票配资平台,股宝网配资,9688策略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