*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
10名患者治疗后彻底停用了胰岛素,超过93%的时间里处于正常范围。目前,该疗法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。
撰文丨凌骏
仅通过一次注射治疗,就能让严重的1型糖尿病实现临床治愈?
6月20日,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发布了干细胞疗法zimislecel的I/II期临床试验结果,其中10名患者已彻底摆脱了胰岛素。
这些患者的病程平均超过20年,此前必须靠注射胰岛素维持生命,是较为严重的一批糖尿病患者。因此,当研究在同期举办的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 上 公布后,立即引发轰动,被誉为在“攻克糖尿病”中再次迈出一大步。
“这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, 脱离胰岛素将改变无数患者的生活。 ”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糖尿病中心 主任 马克·安德森 (Mark Anderson)教授表示。
zimislecel由全球 生物制药巨头Vertex Pharmaceuticals(福泰制药) 开发,它能在体外转化成健康的胰岛,并移植进患者体内发挥功能。今年4月23日,该公司曾宣布, zimislecel 已 进入关键 性 III 期临床试验,向 “治愈1型糖尿病” 发起 了最后的 冲刺。
“纯天然”的再生胰岛
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目前全球的1型糖尿病患者数约为920万人,其中20岁以下人群占到80%。他们无法被 治愈, 需要 依赖终身注射胰岛素等来控制血糖,维持生命。
但胰岛素治疗下的血糖精准调控仍是难题 。 过度降糖会导致低血糖事件,血糖过高则会引发 微血管、大血管和神经病变。 如果不能 精准控制,患者将面临严重的并发症风险,医疗管理成本高昂。
因此科学家们希望,能用一种“纯天然”的再生胰岛,代替受损的胰岛功能。患者不仅无需再额外使用其他药物,还能实现 生理性血糖调节的精确度、准确度和可靠性 。
据研究团队介绍,此次参与临床试验的14名患者,平均病程为22.8年。在治疗前的一年里,他们平均发生了2-4次严重的低血糖事件,基线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大于7% , 餐刺激后的 血浆 C肽水平低于检测下限 ,胰岛功能已几乎完全破坏。
试验中,共有12名患者接受了全剂量的zimislecel注射。治疗后90天内,他们的餐后 C肽水平 逐渐恢复正常,半年后, C肽水平 得到进一步改善,并得以长期维持——这表明植入的“再生胰岛”,已展现出稳定的生理功能。
此外,在治疗后4个月,所有患者的 糖化血红蛋白 均降至正常状态。1年后,这些患者每日有超过93%的时间,血糖范围均处于正常范围。其中,10名患者半年后就停用了胰岛素,另有2名胰岛素剂量分别减少了 70%和36% 。
还有2名患者接受了“半剂量”的zimislecel注射, C 肽和血糖水平同样得到显著改善。在安全性方面,据研究团队披露,大多 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 是 轻度或中度 ,包括腹泻、恶心、头痛等。
但令人惋惜的是,其中1名患者在治愈了糖尿病后,却因痴呆症不幸离世。他也是第一位参与zimislecel临床试验的患者,治疗前因在骑摩托车时出现低血糖,发生了车祸,导致脑部损伤。
另1名患者同样在糖尿病得到治愈后死亡,原因是一次 鼻窦 炎 手术 引发的大脑真菌感染。
36岁的加拿大护士 Amanda Smith 则是一位幸运儿。 她 在多年前毫不犹豫地 接受了参加 临床 试验的机会 ,仅治疗 6个月后 ,她就彻底摆脱了 胰岛素 ,直至今日,“ 就像 开启了一场 全新的生活 。 ”Amanda 对媒体表示。
最快明年上市
“我们 坚信科学可以解决最困难的问题 。”研究发布后,zimislecel的发明者、哈佛大学道格拉斯·梅尔顿 (Doug Melton) 教授在采访中表示。25多年前,道格拉斯6个月大的孩子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,从此他便致力于糖尿病的治愈研究。
十几年里,道格拉斯带着一个10余人的团队,反复探索如何将干细胞转化为功能性的胰岛细胞,经历了无数次失败。
直至 2014年,团队培育出首个人类胚胎干细胞来源的功能性胰岛细胞 。据他统计,哈佛大学及相关机构为研究合计投入了约5000万美元。
当道格拉斯最终取得突破后,他需要一家药企 将这一 研究进行转化,于是道格拉斯加入了 福泰制药 ,双方合作在2021年正式将zimislecel推入临床试验阶段。
从原理上,zimislecel是一种同种异体干细胞再生疗法,通过诱导性多能干细胞(i PSC )技术,在体外创造出健康的 胰岛β细胞 。移植进患者体内后,这些全新的细胞将定植在肝脏,发挥调节血糖水平的功能。
事实上,由于 多能干细胞(PSC)具有无限增殖的特性,能分化成生物体所有的功能细胞类型 ,目前相关技术也被认为是攻克糖尿病的最大希望。
在我国,今年4月18日,由上海长征医院 殷浩团队联合开发的“异体人再生胰岛注射液”,获药监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,成为 zimislecel之后, 全球第二 款 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异体通用型再生胰岛产品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无论是zimislecel还是“ 异体人再生胰岛注射液 ”,由于“原料”是异体干细胞,也就是“别人的”,虽然能实现 提前制备 ,但治疗后患者需长期使用抗免疫排斥药物。
据 福泰制药 介绍,此次临床试验最初的招募过程并不顺利,很大原因是患者在得知这一情况后,不少人选择了放弃。
另一种方式则是使用“自体干细胞”,好处是能避免排斥反应,缺点在于需要实时采集患者自体干细胞并进行制备,医疗成本较高。2025年4月 殷浩团队 宣布,通过这一路径,团队还全球首次治愈了 一位严重 的 2型糖尿病患者 。
同样是通过“自体干细胞”,到了2024年9月,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、 北京大学/昌平实验室 联合团队宣布,全球首次治愈了1名生命垂危的1型糖尿病患者。 昌平实验室 邓宏魁 教授还在接受采访时, 分享了 这位 患者的治疗经历 。
邓宏魁 表示, 过去11年里,这名25岁的年轻女性只能吃无糖食品,治疗后,她 重新 欣喜地体验到了酸奶、冰激凌等食物的味道,“她现在可以吃任何喜欢的食物了。”
尽管还有很多技术细节、治疗策略等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,但随着此次zimislecel率先发布了临床试验结果,这种疗法离走向临床,先运用于一部分糖尿病患者,也越来越近了。
据 福泰制药 此前披露,若一切顺利,预计今年就能完成 关键 性 III 期临床试验 的患者招募和给药,在2026年正式向美国、欧洲、英国监管部门递交上市申请,争取在同年上市。
“ 相信 再过不久, 我们就能为1型糖尿病患者带来革命性的治疗选择 。”该公司表示。
参考文献:
[1]. Vertex Presents Positive Data for Zimislecel in Type 1 Diabetes at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85th Scientific Sessions
https://www.businesswire.com/news/home/20250620485709/en/Vertex-Presents-Positive-Data-for-Zimislecel-in-Type-1-Diabetes-at-the-American-Diabetes-Association-85th-Scientific-Sessions
[2]. Reichman, T. W., Markmann, J. F., Odorico, J., Witkowski, P., Fung, J. J., Wijkstrom, M., Rickels, M. R., et al.(2025). Stem Cell–Derived, Fully Differentiated Islets for Type 1 Diabetes.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, DOI: 10.1056/NEJMoa2506549.
[3]. People With Severe Diabetes Are Cured in Small Trial of New Drug
https://www.nytimes.com/2025/06/20/health/diabetes-cure-insulin-stem-cell.html
[4]. 最新!第11版《IDF全球糖尿病地图》重磅发布
https://www.cmtopdr.com/post/detail/88f52345-9bf3-493a-992f-9a22c67ba6c0
医学界内分泌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!
加入我们吧!
本文来源丨医学界 责任编辑丨小林
*\"医学界\"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、可靠,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;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。
北京股票配资平台,股宝网配资,9688策略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