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国时期,秦武王因在举鼎时不幸去世,年仅十几岁的秦昭襄王在母亲宣太后和舅舅魏冉的帮助下继位,成为秦国的新君主。由于秦昭襄王年纪尚轻,国家的政务大多由宣太后主持,而魏冉则在背后主导国事。宣太后不仅成功辅佐儿子继位,还帮助秦国在一片混乱中解决了强大的敌人,为秦国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在秦昭襄王逐渐成长并开始掌握权力后,才开始废除母亲的权力,并驱逐舅舅魏冉和自己的弟弟们,开始独立治理国家。
义渠与秦国的关系
西周时期,义渠部落曾臣服于周朝。周穆王即位后,曾带领大军讨伐戎狄,迫使五大戎狄部落,其中就包括义渠,接受周朝的统治,并将它们安置在大原地区。由于地理条件优越,义渠很快崛起,成为这一地区最为强大的部落之一。西周末期,周幽王治国无能,导致犬戎部落趁机攻破镐京,并在骊山杀害周幽王。周平王为逃避进一步的戎狄侵扰,东迁洛邑。借着周朝内部的混乱,义渠宣布脱离周朝的控制,正式独立,建立自己的郡国。与此同时,秦国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,也被封为正式的诸侯国。
展开剩余71%从相爱到相杀
公元前352年,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迅速强盛,开始着手收回西河地区。秦孝公派军攻打魏国,最终成功占领西河郡和上郡。而曾在渭河下游被义渠击退的秦国,在东部局势稳定后,决定解决义渠这一后方威胁。虽然秦国多次出兵攻打义渠,却始终未能完全消除其威胁。直到公元前331年,义渠爆发内乱,秦惠文王抓住这个机会,派兵进攻义渠,最终将其打败。公元前327年,义渠王向秦国称臣,义渠成为秦国的一部分。
然而,义渠并未完全臣服于秦国,始终反复无常。一会儿投降,一会儿又反叛。公元前319年,秦国再次出兵攻打义渠,并夺取了义渠的郁郅。正当此时,公孙衍开始筹备合纵计划,想要联合其他六国共同抗秦。为了确保成功,公孙衍游说义渠王背后偷袭秦国。义渠王为报复失地,也与合纵的五国达成了合作。公元前318年,五国联合攻秦,义渠趁机出击,成功打败秦军,收复了部分失地。尽管五国最终因内部分歧被秦国击败,但义渠对秦国的威胁并未结束。
到了公元前314年,秦惠文王在中原战场取得胜利后,重新调集大军进攻义渠。此时,秦国先后占领了义渠的二十多座城池,义渠的实力大幅下降。
色诱义渠王
公元前306年,秦昭襄王继位,义渠王专程前来朝贺。尽管秦昭襄王继位时年纪尚小,宣太后依旧掌控着国家政务。为了消除义渠对秦国的威胁,宣太后决定改变秦王历来的硬性策略,转而采用温和的怀柔政策。她邀请义渠王常住甘泉宫,给予其丰厚的待遇,还亲自陪伴义渠王,以极尽所能地满足其虚荣心。
随着时间推移,宣太后甚至为义渠王生下了两个儿子,这一举动彻底消除了义渠王对秦国的警惕。谁能想到,秦国竟然会为仇敌生儿育女呢?宣太后巧妙的手段使义渠王在秦国面前完全放松了警觉。到了公元前272年,宣太后察觉时机已到,便与秦昭襄王商议,决定一举消灭义渠。她诱使义渠王前来甘泉宫,准备实施计划。宣太后最终将义渠王处决,秦国随即派兵进攻义渠,彻底灭掉了这个曾经威胁秦国多年的敌人,义渠成为了秦国的一个省份。
结语
宣太后无疑是一个非常有远见且能力出众的政治人物。通过她的巧妙安排,秦国不仅打破了义渠的威胁,更展示了女人在权谋中的独特智慧。历史有时会告诉我们,不同的思维方式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功。在一些时刻,女人的独特思维甚至比男人更为有效,这一事实在宣太后的治国方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。
发布于:天津市北京股票配资平台,股宝网配资,9688策略宝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